校内规章

当前位置 : 
关于印发数字化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浙中医大发〔2021〕181号)
发布日期:2021年12月07 09:06

 

浙江中医药大学文件

浙中医大发〔2021181

 


浙江中医药大学关于印发

数字化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学院 、部门(单位):

《浙江中医药大学数字化改革工作方案》已经校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11126


浙江中医药大学数字化改革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和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精神,根据《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总体方案》、《浙江省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订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全校数字化改革为总牵引,撬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领域改革。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聚焦重点,综合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构建基于数字化的校园整体智治新平台、新机制、新模式,高水平推进我校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为争创特色鲜明、守正创新一流中医药大学赋能助力。

(二)改革目标

建设校园大脑工程,统筹推进数字技术与教育管理、教育教学科研广泛深度融合,通过1+3+10+N工作体系的迭代升级,建成集约泛在的数字基础设施、开放共享的数据融合平台、协同联动的应用系统和便捷高效的用户服务体系,数字化、空间化、一体化的治理能力基本形成。

2021年,基本搭建完成学校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实现校域核心业务数据动态汇聚、治理、授权开放;“掌上办公”、掌上办事体验感增强。

2022年,建成数字化改革标准规范体系、技术体系与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完成以人为中心的校域数据治理与可视化管理;“业务数据化”率达到70%一件事协同办理机制较为成熟;初步建成科学决策支持体系,并在教育智治驾驶舱、教师发展、学生成才等方面形成辅助决策支持能力。

2025年,校园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校域数据仓库初具规模;综合场景应用丰富,智慧教育管理、智慧教学科研基本成熟;“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机制健全,整体智治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显提升。

二、总体设计

(一)建设路径

牢固树立分析、综合、迭代的逻辑思维,遵循构建1个融合平台——完善3大支撑体系——实施十个一项目——创新N个综合应用的路径(如下图所示),建设“校园大脑”。

数字化改革建设路径

构建1个融合平台

数据融合平台基于“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建设实施,是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的重要抓手,通过数字资源供给侧改革,为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数字化改革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撑。基于平台构建校域大数据仓,汇聚、治理与分析各类全域数据资源,促进不同部门、不同业务之间的数据流动,驱动业务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

完善3大支撑体系

支撑体系包括工作体系、标准体系、技术体系。工作体系包括数字化改革的政策、制度与工作规范,是推动各部门各单位协同开展数字化改革的有效保障。标准体系包括数字化数据标准、业务规范等,是实现学校治理业务全面数字化的根本遵循。技术体系包括各类基础设施和支撑应用,是数字校园发展的重要基石。

实施“十个一”项目

“十个一”项目包括迭代升级“全校一张网”、“认证一身份”、登录一门户、“待办一入口”、“消息一贯通”、“集成一总线”、“服务一件事”等七个项目,新建“数据一个库”、“事务一张表”、“校情一张图”三个项目,逐步实现数字化校园硬件集群、数据集中、应用集成、安全可靠的管理生态,提升即时感知、主动服务、智能管理的能力。

创新N个综合应用

围绕制定学校规划、完善资源分配、优化教师队伍、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落实督导监管、推进业务协同等核心业务需求,系统设计跨部门、跨业务的综合场景、数据分析决策、综合报表服务、嵌入式监督等数字化协同应用,提升科学决策、立体监督、高效协同的能力。

(二)总体框架

“校园大脑”工程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支撑、统一架构、统一平台、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维”的要求,遵循四横四纵框架(如下图所示),“四横”是指基础设施体系、数据资源体系、应用支撑体系以及业务应用体系;四纵是指政策制度体系、标准规范体系、组织保障体系、网络安全体系。


校园大脑(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


基础设施体系。统筹建设校园云平台,加强网络安全及运维保障,为各类应用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稳定、按需使用的数字基础设施资源。

数据资源体系。迭代升级数据中心,围绕数据归集、共享、开放、应用,加强数据治理,完善数据标准,提升数据质量和价值。

应用支撑体系。根据校园大脑建设需求,建设认证中枢、消息中枢、任务中枢、流程引擎、用户中枢、人脸识别、微应用、图表中枢、统一支付等通用基础能力模块,为各类数字化应用的建设提供统一技术支撑。

业务应用体系。进一步梳理核心业务,按照每年谋划一批、提升一批、新建一批的原则,统筹推进各领域各部门核心业务数字化,逐步构建相互贯通、综合集成的数字化应用体系。在业务子系统综合集成基础上建立领导驾驶舱、“一件事”业务协同应用场景、核心指标监控屏、各类数据分析、综合报表报送等综合应用。

制度规范体系。强化数字化改革人才保障和资金保障,加强数字化改革制度供给,建立健全数字化改革工作评价体系。

标准规范体系。基于国家标准建设适合我校的数字化数据标准,制定信息化项目管理规范、应用规范、安全规范等。

组织保障体系。数字化改革由学校数字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各成员单位明确职责,协同完善数字化改革任务体系和工作体系,优化业务协同机制,完善项目化实施、专班化推进机制。

网络安全体系。完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制度,完善预警通报和应急机制,提高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威胁感知、应急处置能力。加强重要数据安全保护,防范师生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的泄露。

三、主要任务

(一)构建数字化标准规范体系

规范推进“校园大脑”建设,提高数字化建设与应用能力,制定数字化改革方案,研制数据、业务、运营等标准与规范,形成“1个总体建设指南+N个标准规范的数字化标准规范体系。

数字化改革工作方案。加快数字技术与教育管理、教育教学融合应用,明确数字化改革的建设内容和要求,指导全校数字化改革工作开展。

教育业务规范。按照各部门主体职能,梳理细化核心业务,明确部门数字化改革目标,编制业务图谱,明确业务间协同关系,优化业务再造流程。

教育数据标准。规范数据采集、存储、传输、治理、使用、共享、开放等全周期的数据活动。按照业务规范细化数据粒度,形成数据目录。开展数据释义,明确数据内涵,开展数据分类分级,明确数据共享和开放的属性和范围。

技术应用规范。探索推进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典型应用场景和应用案例。

平台运营规范。规范交互设计、应用上架、客户服务等服务流程,加强应用审核、运维规范等方面的管理。

(二)提升数字化基础设施承载力

按照多云融合、多网互通、统一管控、弹性拓展原则,统筹利用基础设施体系,构建混合云,推动集约管理和运维。

完善校园网络架构。统一规划,有序推进校园网基础设施升级和改造,启动5G校园虚拟专网建设,建设有线网、无线网、物联网、4G/5G四网协同的融合网络架构,实现基础设施联动共享。

拓展校园云平台支撑能力。推进基于云技术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校级专有云服务平台,实现计算、存储等资源的云化共享,提供动态管理、按需分配的IT资源服务,实现计算存储资源弹性扩展;打造校园混合云模式,拓展校园网络边界。

(三)强化应用支撑体系

迭代升级认证中枢、消息中枢、任务中枢、流程中枢,新建用户中枢、组织中枢、生物识别、图表中枢、统一支付等通用技术支撑能力建设。

提升身份认证覆盖面。迭代升级认证中枢,建设生物识别平台,对接数据融合平台,拓展学校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用户类型和覆盖面,增加包括附属医院、继续教育、校外访问学者和临时访客等用户类型和数据,逐步实现统一身份认证和单点登录无死角全覆盖,提升用户体验感。

建设用户中心。新建用户中枢、组织中枢,以完善组织管理、强化个体服务为目标,建立组织的分级创建、分级管理,标准化组织数据。集成个人相关的全维度数据源,建立统一个人数据查询、纠错与反馈机制,并形成全校权威的组织主题库、用户主题库、个人信息主题库。

搭建智能填报制表引擎。新建图表中枢,基于学校公共数据平台,引入报表制表和数据图表分析工具,为师生提供智能填表服务,提高制表填表效率。建设各类统计报表管理功能,灵活满足业务部门各类报表制表需求,实现自动生成报表,数据自动填写,数据自助分析,提高业务部门数据统计效率。

持续优化消息中心。迭代升级消息中枢、流程中枢,基于综合服务门户、移动端逐步实现高频、面广事项的融入,提升消息感知能力和主动服务能力。

探索校园统一结算支付。以微信、支付宝、浙江省公共支付平台为支付渠道,融合校园一卡通支付,建立校园全场景统一支付的结算体系,强化校园支付结算的监管,防范校园资金交易风险,营造安全的校园支付结算环境。

(四)建设开放共享的数据治理体系

以全量数据存储中心建设为重要抓手和落脚点,建立健全数据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开放共享的标准数据库和主题数据库,实现开放共享的数据治理生态。

建设全量数据存储中心。丰富数据采集途径,实现包括校内、政务、社会领域的全量数据的统一采集、统一管理、统一存储,形成完整清晰的数据资产目录。

完善数据治理开放体系。健全完善数据质量评估标准和问题反馈机制,实现目录标准化和数据全生命周期闭环治理,确保数据全面、及时、准确、安全。推进共建共享机制,建设开放共享的标准数据库和主题数据库,及时响应部门自助申请使用高质量的数据资源,打造敏捷的应用创新生态。

(五)持续创新协同智治体系

统筹协调各部门,聚力提升整体智治的集成度、数字应用的便捷度、数字赋能的满意度,逐步实现数字化校园协同智治体系。

优化校务服务协同业务模型。注重用户体验,完善现有校务服务平台,增加“掌上办”范围;推动和部门公共服务集成化、主动服务,拓展应用场景,强化部门协同,扩大“一件事”办理种类,提升办事效率和满意度。

建设教育智治驾驶舱。建立完整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模型,提供灵活多样的数据服务能力,形成与业务深入融合、强力支撑的数据资源服务体系。强化学校大数据在关联分析、综合指挥、趋势预测等方面的综合应用,加强多源数据关联整合,增强决策、管理、服务的关联度;在核心业务数字化进程中,厘清权力业务流程和主要内容,嵌入监督模块,实现行权过程同步监督、异常信息实时预警,提升治理水平。开展学生成长、就业分析、科研学术、教师队伍优化提升、开放合作等领域协同综合分析应用。

 

(六)巩固校园数字安全防护能力体系

加强风险监测与应急响应能力建设,加强核心数据安全管控与业务系统安全保障。健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制度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建立网络安全协调防控和指挥体系,开展事件分析、信息通报、协调指挥、应急处置、追踪溯源等工作。

基础设施安全。推进网络安全与数字化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实施,做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推进容灾备份服务体系建设,确保核心业务系统可以快速恢复,关键数据不丢失。建立相应的制度规范,完善基础设施安全风险评估和快速应急响应机制,加强日常运维,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确保基础设施稳定安全。

校园数据安全。围绕数据安全制度、数据管理与防护技术、数据使用的监控与审计、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数据运营构筑校园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加强重要数据安全防护与备份。健全数据安全组织机构,定期开展数据安全业务培训、技术防范和应急演练。加强数据统一安全管控,注重隐私信息脱敏和安全保密防护,强化对各类用户主体个人信息的监督和约束。

业务系统安全。规范业务系统采用的安全产品和服务,提升系统建设安全风险意识,组织开展对运营联合体的安全保密审计,加强对上架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安全管理,在兼容性、性能、安全以及功能方面,加强评估、监管和监测。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调整数字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全面领导全校数字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分别设在学校办公室和信息技术中心。

(二)强化制度保障。坚持数字赋能、开展校域数据创新应用、创新发展的研究,完善各项配套管理制度,修订与数字化改革不相匹配的文件制度,将数字化改革纳入考核体系。定期召开数字化改革工作例会,听取改革进度汇报,交流典型做法,分析堵点难点问题,研究部署下阶段工作重点。

(三)强化资金保障。以综合集成理念统筹谋划、分级实施,积极争取资金支持,确保改革项目顺利实施。

 

 

 

 

 

 

 


附件

 

浙江中医药大学数字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长:黄文秀   

长:张元龙  阮叶萍(CIO)

成员单位:办公室(发展规划处)

组织部(统战部、人才办)

宣传部

纪检监察室

学生工作部(学生处)

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学位办)

人事处(教师工作部)

学科建设办公室

教务处

科研部

医院管理处

社会合作处(校友办)

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

计划财务处

审计处

国际交流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安全保卫处(人武部)

后勤管理处

校区管委会

工会

团委

继续教育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体育部

创新创业学院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高教研究所)

图书馆

信息技术中心

招标与采购中心

中医药博物馆

中医药科学院

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各学院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数改办”),分别设在学校办公室和信息技术中心。

 

 

 

 

 

 

 

 

 

 

 

 

 

 

 

 

 

 

 

 

 

 

 

 

 

抄送:各二级党组织。

浙江中医药大学办公室                  20211129日印发

 

联系我们

服务电话:

网络:0571-86613752(滨文)  

          0571-86658139(滨文南)  

          0571-61768253(富春)

应用:0571-86633061    

工作时间:

08:00-11:45    13:45-17:00 (工作日)

办公地点:

滨文校区1号楼1楼    

滨文南校区博爱楼109  

富春校区图书馆1楼

直通数改办

专题专栏
专题专栏